在開始之前,請一定要聽、用你最好的聆聽環境,播放上面的影片。
(前情提要: Electone。故事的開始)
面對追不上新琴的無奈,那時自己也開玩笑地說,或許等到我大學時,都已經是 EL-2000 了吧。當然最後 EL 系列沒有出到 EL-2000,但確實也出到了 EL-900m。
國中時曾發生一件事,我忘了為什麼,我把自己演奏錄起來的錄音帶 (這是歷史的見證) 帶去音樂課分享,音樂老師可能覺得很有趣,就跟我借去聽。聽就算了,沒想到她後來還放給所有她教的班級聽,或許因為這樣,突然有一天,有人跑來說 "哎,13 班的 xxx 搬了一臺你在學的那種電子琴來學校,彈得很厲害耶!你要不要也去表演一下呀?"
我也忘了為什麼我知道那位同學搬來的是 EL-70,它當時是僅次於 EL-90 的琴,總之我沒有去彈、也沒有去看,因為我不可能隨身有我熟練的曲子的演奏設定磁片 (又是另一個走入歷史的東西),我去了其實什麼都做不了。事實就是如此,即使有琴在你面前,如果沒有預先準備好,你還是無法完整演奏,你說自己多會彈,也不過就是嘴巴講講而已,無法取信於人。
也因此,這件事讓我覺得超級委屈,一來是對於無法現場表演的無力感;再來是,對於可以擁有進階琴的羨慕;當然我相信他在音樂課上聽到我的演奏錄音帶一定也有很強烈的不服輸感,強烈到竟然把琴搬到學校來表演。先不論體積,EL-70 加椅子也是百公斤等級的,我是不知道他家住幾樓,但這不像小提琴是帶著就可以走的東西,把琴搬運到學校真的是一個非常不可思議的舉動。由此多少可知,那時代學這種小眾琴,期望被認可的念頭都是很強烈的。
或許因為這件事,讓我徹底地想忘了 Electone。當時要做到這件事其實也不困難,升學的壓力很容易可以洗掉其他所有的事情。不過雖然演奏這路無法走下去,我國中時倒是往創作方面玩了一下,弄了幾首歌。作曲我覺得還好,但是編曲確實很有趣也很有成就感,只不過這一樣又是另一個時代的眼淚:譜,手寫的,不知道丟哪兒了。演奏設定在磁片裡,就算找得到,應該也無法讀取了。錄下來的錄音帶,一樣不知道在哪兒、肯定也是不能播放了。所以還是一樣,這一段過去完全無法被證實存在,你說這一切都是我杜撰的,我也沒辦法反駁。
接下來國中、高中、大學、研究所、出社會工作,這二十年來,我再也沒有把 Electone 放在心上。但是時代改變了,2014 年 Q1,有一天,我不知道為何突然心血來潮在 YouTube 搜尋 "Electone" 這個塵封在我心裡已久的詞。間隔了二十年,我再次聽到了 Electone 的聲音;而那首曲子、那部我點下去的影片,就是一開頭的 "Playing the Electone 「きらきら星」"。
這一聽,慘了,所有以為已經消失的記憶與熱情都回來了。
趕緊查了一下,EL-90 之後出了 EL-xxx 三位數系列,然後就是 2004 年的 Stagea。影片中的這台琴,是 Stagea ELS-01C,算是系列中的最高階琴 (ELS-01X 不討論,不要戰這個)。哇!2004 到 2014 都沒有再出新琴了,這是以前的那個 Yamaha 嗎?而且除了音色的進步外,真正讓我感動的,是它採用了 USB 來當作儲存媒介,這個 trivial 到不行的隨身碟,終於變成 Electone 的標準裝置 (我知道一開始 01C 沒有 USB,是 01CU 才有,不要戰這個),很小的事,但是是重要的小事。
至此,好像很多二十年前困擾大家的問題,都有 solutions 了:磁片的不好保存,由 USB 取代;不容易分享演奏的窘境,透過網路媒介,也都可以消弭;追也追不上的新琴,停了十年;剩下的,就是物質上,價錢的問題。工作也快十年了,真要實現夢想是可以做得到的,於是,2014 Q1 的當時,我起了一個可怕的念頭,那就是 "買一台 ELS-01C 吧"!
還好,我沒真的衝動買下去。為什麼一直強調那時是 2014 Q1?因為在 2014 年四月,Yamaha 發表了暌違十年的下一代 Stagea 機種,ELS-02 系列。
差一點,我又被 Yamaha 給騙了...
P.S. "きらきら星" 的琴譜及音色在 Yamaha 網頁上有提供免費下載。
(續:Stagea 現況)
其實2004年的STAGEA系列就有USB了,只是沒有拉到前面給你用,要自己接延長線或HUB出來。初期選用SmartMedia作為主要媒介是看上它的硬體加密特性。
回覆刪除後面的U型號就只是拔掉已經變成裝飾的SmartMedia插槽,然後官方配給你一個USB延長線拉到前面去而已。